「每月定期發錢給全民」解決台灣3危機!專家揭「理想金額」需9千億⇔新園兆元理財汽機車借款提供優惠利率,歡迎諮詢

2025-09-03
王皓宇 鄭勝為

台灣無條件基本收入協會首場實驗成功幫助一位單親媽媽改善生活品質與親子關係!面對AI衝擊勞動市場、貧富差距擴大及少子化等問題,推動UBI勢在必行。然而,要落實此制度仍需解決發放對象、金額、方式及財源等難題,需政策制定者與社會各界共同討論。立委葛如鈞表示:「ChatGPT創辦人奧特曼曾自掏腰包進行相當規模的基本收入實驗」,若要推動UBI,財源問題仍需大量討論。

無條件基本收入掀討論。(圖/TVBS)
無條件基本收入掀討論。(圖/TVBS)

無條件基本收入(UBI)的概念正逐漸在台灣引起討論,這項制度主張每月定期發放現金給所有民眾,不論其工作狀態或收入高低。台灣無條件基本收入協會已進行首場實驗,幫助一位單親媽媽改善生活品質與親子關係。協會理事長蘇嘉冠與常務理事李品逸認為,面對人工智慧衝擊勞動市場、貧富差距擴大及少子化等三大問題,台灣需要開始討論UBI的可能性。然而,要推行此制度仍需解決許多問題,包括發放對象、金額、方式及財源等,需要更多政策制定者與社會各界共同參與討論。

廣告

 

台灣無條件基本收入協會理事長蘇嘉冠解釋,UBI是定期給予個人的現金發放,且完全無條件,不考慮工作狀況或收入高低,並且面向全民。協會在台灣已進行首場實驗,受試者于媽媽在兩年的基本收入實驗期間成功轉職到更穩定的工作,改善了與兒子的親子關係,並順利度過癌症治療的挑戰。蘇嘉冠認為,雖然這只是個微觀的家庭案例,但台灣社會中有許多處於類似處境的家庭,面臨工作壓力、家庭壓力或親子關係問題。

 

無條件基本收入實驗。(圖/UBI Taiwan提供)
無條件基本收入實驗。(圖/UBI Taiwan提供)

 

台灣無條件基本收入協會常務理事李品逸指出,推行UBI需要解決四大問題:發放對象、金額、方式及財源。他建議應先聚焦於青年族群,因為青年失業率是台灣社會平均的3倍以上,且他們的工作最容易被AI和自動化取代。關於發放金額,他認為應參考台灣平均貧窮線,可能在12000至15000元之間,全台一年約需9000億元,財源則考慮從法人取得。李品逸進一步解釋,台灣面臨三大問題: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對勞動市場的衝擊、貧富差距及少子化。他強調,雖然UBI的必要性可能不在此時此刻,但應開始重視這個趨勢並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案,需要政策制定者、立法者及更多有影響力的人士共同探討。

立委葛如鈞表示,ChatGPT創辦人奧特曼曾自掏腰包進行相當規模的基本收入實驗。他認為從法治層面來看,基本收入概念不必想得太複雜,類似台灣近期討論的普發現金一萬元,這種每月普發一萬或兩萬元的機制並非不可能,但若要推動UBI,財源問題仍需大量討論。

無條件基本收入是否為趨勢或空想仍有待觀察,但在這個變動的時代,台灣已有一群人透過小規模實驗,嘗試探索除了「努力才有飯吃」外的其他生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