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政府只會撒錢 拚觀光嘴巴說說-新園兆元理財汽機車借款提供優惠利率,歡迎諮詢
2025-02-19近年觀光業從業人員急速減少,不只旅宿業缺工,今年導遊、領隊報考人數也創歷史新低,縱使民進黨政府高喊「全力拚觀光」,但國家政策塑造的環境,拚觀光彷彿只是嘴巴說說。民眾找不到台灣專屬的自豪亮點,市場看不到前景與商機,台灣觀光產業未來只會更加崩潰。
一個國家觀光要發展得好,須傾全國之力塑造整體旅遊環境,從國際旅客踏入國籍航空機艙門那一刻就開始了,入境通關的便利性、一個全新陌生旅遊環境的友善、親切、降低來訪旅客的擔憂與疑慮等,都是營造良善觀光的基本功。
但看看桃機目前的軟硬體設備,光是想用一個可以靠空橋的機坪都要排隊,廣體客機旅客得用接駁車接送,從遠端機坪登機。更不用提入境時讓旅客一頭霧水的非洲豬瘟檢疫,還有經常故障的行李轉盤與航機尖峰時必定壅塞的聯外交通。
出了機場踏入市區,旅客要面臨危機重重的台灣交通,不連貫的無障礙設施、不友善的道路設計、不謹慎小心的駕駛習慣。出了大台北都會區,國際觀光客開始焦慮的語言環境、道路指標、支付方式及廁所舒適度等,每個細節都會影響國際觀光客對台灣感受,只要一處銜接不順,就算幸運抽到遊台福氣金也不知如何花。
疫後兩岸觀光,因政治因素遲未正常化,讓為數最大宗的華語導遊、領隊空有執照卻苦無接團機會。目前全台擁有效期內合格導遊證照者約兩萬多人,近七成是華語導遊,而一直以來華語導遊市場,中國大陸市場就占九成之多,歷經一場疫情,市場無法恢復,這批導遊的生計等同直接被政策遏止,怎可能還有新血想投身此行?
過去幾年,中央或地方拚觀光的手段就是撒補助、辦演唱會、租IP充氣玩偶等,但台灣獨有的亮點在哪?疫後值得向國外朋友大力推薦的新景點、新服務又是什麼?當身為台灣官員、人民自己都介紹不出來時,台灣觀光品牌在國際間只會更加黯淡,台灣的觀光競爭力終將全面崩盤。



